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

你懂嗎

你懂嗎

 有人問畢卡索,你的畫,我怎麼看不懂啊?
 畢卡索問他,你聽過鳥叫嗎?
 聽過。
 好聽嗎?
 好聽。
 
    你懂嗎?

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

創富神話.從維修工到千萬富翁

創富神話.從維修工到千萬富翁 
 從網路看到一個文章,覺得滿好的.原來大部份的事情基本道理都有共通之處.
相思豆那是一個多久遠的記憶阿.在那一個臺灣還在配給公發糧食時,已經有人創造千萬身價,
異地行銷在現在網路發達的時代,還是一樣的,只是商品與地域的觀念有不一樣的形式,本質本質還是一個樣子。好像看到了一些曙光。http://t0930000985.blogspot.tw/
劉衿杉的網誌

      張伯元從台大電機系畢業以後,在遠洋輪船公司找到了一份維修工作。有一次,船停在了美國的佛州港灣,那時候,當地的美國人不常吃鮮貝,捕魚的船往往留下魚,那些一起捕撈上來的超大號的鮮貝就扔掉了。可那樣大的鮮貝在臺灣賣得很貴,屬於一種極品海鮮。就這麼扔掉實在可惜,於是老張說服那些漁民把鮮貝送給他們。

    他們收集了一大船的免費鮮貝,運到臺灣後果然賣了個好價錢。這筆無本萬利的生意讓老張賺到了第一桶金。

    後來,他們的船又航行到了墨西哥某個港灣。那個港灣盛產海馬,但是當地人不知道它的價值,於是老張收集了一大批海馬運回臺灣。由於海馬是名貴中藥,因此他又賺了一大筆錢。

    有一天,他們的船航行到了非洲某個港口,他和船員們一起下船。老張坐在一棵樹下休息,一陣海風吹過,紅色的樹籽劈劈啪啪地吹落到地上。他仔細觀察這些紅豆豆,只見它們玲瓏剔透,紅潤可愛,更有趣的是它們全都是心形的。老張忽然來了靈感:這些樹籽不就是非洲的紅豆嗎?它們比中國紅豆還要像,因為它們是心形的呀!如果能帶回臺灣,做成手工藝品,賣給那些戀愛中的人,肯定會大受歡迎的。

    想到這裏,老張就找來一位當地人,問如果幫他收集這些紅豆需要多少報酬,那黑人用奇怪的眼光看著他,覺得這個中國人好奇怪,收集這些沒人要的樹籽幹嘛,於是就說要幾袋麵粉,老張真的送了他幾袋麵粉,那黑人就把這些樹籽掃到一起,裝滿了整整幾大麻袋,讓老張運回了臺灣。果然不出所料,這些紅豆飾物銷路甚好,利潤更高。這一次,老張賺得盆滿缽滿了。

    就這樣,老張利用了鮮貝、海馬等產品在國外和臺灣兩個區域有著較大價格落差的不對稱現象,近似無成本地將該產品從價格低廉的國外地區,向匱乏或價高的臺灣地區進行貿易轉移,賺取了高額利潤。  
    由此,老張從一個普通的打工仔,一躍成為千萬富翁,寫了一個創富神話。
來源http://news.nen.com.cn   2007-05-18 11:18:55  東北新聞網


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

財 神 咒

   

天清清  地靈靈  拜請五路財神顯威靈
運財進入  弟子(信女)         財庫內
急急運財從四方八路來 金銀財寶滿庫內
日時招財日時來   夜時招財時時刻刻來
吾奉五路財神親敕令       急急如律令

開 運 咒



  

天開開  地開開  北斗星君施法把運開
弟子(信女)           百災開去吉祥來
吉祥星照破阻障      破除阻障大吉祥
急急如北斗命星君親敕令  急急如律令

2014年4月1日 星期二

陰陽升降論

陰陽升降論
夫以乾道輕清而在上,地以坤道重濁而在下,元氣則運行乎中而不息。
在上者以陽為用,故冬至後一陽之氣自地而升,積一百八十日而至天,陽極而陰生;
在下者以陰為用,積一百八十日而至地,陰極而陽生。

一升一降,往來無窮。
人受沖和之氣,以生於天地之間,與天地初無二體,天地之氣,一年一周,人身之氣,一日一周。
自子至巳,陽升之時,故以子時為日中之冬至,在易為複;
自午至亥,陰降之時,故以午時為日中之夏至,在易為姤。

陰極陽生,陽極陰生,晝夜往來,亦猶天地之升降。
人能效天地橐籥之用,沖虛湛寂,一氣周流於百骸,開則氣出,闔則氣入,
氣出則如地氣之上升,
氣入則如天氣之下降,
自可與天地齊其長久。
若也奔驟乎紛華之域,馳騁乎是非之場,則真氣耗散,
而不為吾之有矣,不若虛靜守中以養也。

中者,天地玄牝之氣會聚之處也。
人能一意守之而不散,則真精自朝,元氣自聚,穀神自棲,三屍自去,九蟲自滅,此乃長生久視之道也。
以是知真息元氣,乃人身性命之根。
深根固蒂,乃長生久視之道。
人之有生,稟大道一元之氣,在母胞胎,與母同呼吸,及乎降誕之後,剪去臍蒂,
一點元陽,棲于丹田之中,其息出入,通於天門,與天相接,上入泥九,長於元神,下入丹田,通於元氣。

莊子:眾人之氣為喉,聖人之息為踵。踵也者,深根固蒂之道。
人能屏去諸念,真息自定,身入無形,與道為一,在世長年。
由是觀之,道之在身,豈不尊乎?豈不貴乎?
牝之門又將何以名之?
此皆不能造其妙,非大聖人安能究是理哉!
夫以乾道輕清而在上,地以坤道重濁而在下,元氣則運行乎中而不息。
在上者以陽為用,故冬至後一陽之氣自地而升,積一百八十日而至天,陽極而陰生;
在下者以陰為用,積一百八十日而至地,陰極而陽生。

一升一降,往來無窮。
人受沖和之氣,以生於天地之間,與天地初無二體,天地之氣,一年一周,人身之氣,一日一周。
自子至巳,陽升之時,故以子時為日中之冬至,在易為複;
自午至亥,陰降之時,故以午時為日中之夏至,在易為姤。

陰極陽生,陽極陰生,晝夜往來,亦猶天地之升降。
人能效天地橐籥之用,沖虛湛寂,一氣周流於百骸,開則氣出,闔則氣入,
氣出則如地氣之上升,
氣入則如天氣之下降,
自可與天地齊其長久。
若也奔驟乎紛華之域,馳騁乎是非之場,則真氣耗散,
而不為吾之有矣,不若虛靜守中以養也。

中者,天地玄牝之氣會聚之處也。
人能一意守之而不散,則真精自朝,元氣自聚,穀神自棲,三屍自去,九蟲自滅,此乃長生久視之道也。
以是知真息元氣,乃人身性命之根。
深根固蒂,乃長生久視之道。
人之有生,稟大道一元之氣,在母胞胎,與母同呼吸,及乎降誕之後,剪去臍蒂,
一點元陽,棲于丹田之中,其息出入,通於天門,與天相接,上入泥九,長於元神,下入丹田,通於元氣。

莊子云:眾人之氣為喉,聖人之息為踵。踵也者,深根固蒂之道。
人能屏去諸念,真息自定,身入無形,與道為一,在世長年。
由是觀之,道之在身,豈不尊乎?豈不貴乎?
牝之門又將何以名之?
此皆不能造其妙,非大聖人安能究是理哉!

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

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
序言
鬼谷子,姓王名詡,春秋時人。常入雲夢山采藥修道。因隱居清溪之鬼谷,故自稱鬼谷先生。

鬼谷子為縱橫家之鼻祖,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〔見《戰國策》〕。
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〔見《孫龐演義》〕。

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《鬼谷子》及《本經陰符七術》。
《鬼谷子》側重於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技巧,而《本經陰符七術》則集中於養神蓄銳之道。

《本經陰符七術》之前三篇說明如何充實意志,涵養精神。
後四篇討論如何將內在的精神運用於外,如何以內在的心神去處理外在的事物。

《東周列國志》中有段關於《陰符》的精彩描寫。
當年蘇秦辭鬼谷子下山,盡破家財得黃金百鎰,黑貂裘衣一件,治車馬僕從,遨遊列國 ,訪求山川地形,人民風土,得天下利害之詳。然而如此數年,未有所遇。其時錢財以盡,只得回家。回家後,一家老小盡責其之。妻不以其為夫,嫂不以其為叔,母不以其為子。絕望之餘,想起鬼谷子之臨別贈言:「若遊說失意,只須熟玩《陰符》一書,自有進益。」於是蘇秦乃閉門探討,務窮其趣,晝夜不息。夜倦欲睡,則引錐刺股,血流滿足。如此一年,于陰符有悟,乃將列國形勢,細細揣摩,天下之勢,盡在掌中。後又出遊列國,成功于燕、趙。隨之又將六國合縱,共同抗秦,建立不朽功績。

盛神法五龍
盛神中有五氣,神為之長,心為之舍,德為之大;養神之所,歸諸道 。道者,天地之始,一其紀也。
物之所造,天之所生,包宏無形,化氣先天地而成,莫見其形,莫知其名,謂之神靈。
故道者,神明之源 ,一其化端,是以德養五氣,心能得一,乃有其術。
術者,心氣之道所由舍者,神乃為之使。
九窮十二舍者,氣之門戶,心之總攝也。

生受於天,謂之真人;真人者,與天為一。
內修練而知之,謂之聖人;聖人者,以類知之。
故人與生一出於物化。知類在窮,有所疑惑,通於心術,心無其術,必有不通。
其通也,五氣得養,務在舍神,此謂之化。
化有五氣者,志也、思也、神也、德也;神其一長也。
靜和者,養氣。氣得其和,四者不衰。四邊威勢無不為,存而舍之,是謂神化。歸於身,謂之真人。
真人者,同逃邙合道,執一而養萬類,懷天心,施德養,無為以包志慮思意而行威勢者也。
士者通達之神盛,乃能養志。

養志法靈龜
養志者,心氣之思不達也。有所欲,志存而思之。志者,欲之使也。 
欲多則心散,心散則志衰,志衰則思不達。
故心氣一則故不徨,欲不徨則志意不衰,志意不衰則思理達矣。
理達則和通,和通則亂氣不煩於胸中,故內以養志,外以知人。
養志則心通矣,知人則識分明矣。
將欲用之於人,必先知其養氣志。
知人氣盛衰,而養其志氣,察其所安,以知其所能。

志不養,則心氣不固;心氣不固,則思慮不達;思慮不達,則志意不實。
志意不實,則應對不猛;應對不猛,則志失而心氣虛;志失而心氣虛,則喪其神矣;
神喪,則仿佛;仿佛,則參會不一。養志之始,務在安己;
己安,則志意實堅;志意實堅,則威勢不分,神明常固守,乃能分之。
實意法騰蛇
實意者,氣之慮也。心欲安靜,慮欲深遠;
心安靜則神策生,慮深遠則計謀成;
神策生則志不可亂,計謀成則功不可間。
意慮定則心遂安 ,心遂安則所行不錯,神自得矣。得則凝。
識氣寄,奸邪得而倚之,詐謀得而惑之;言無由心矣。
固信心術守真一而不化,待人意率之交會,聽之候也。
寄謀者,存亡之樞機。慮不會,則聽不審矣。
候之不得,寄謀失矣。則意無所信,虛而無實。
故寄謀之慮,務在實意;實意必從心術始。

無為而求,安靜五臟,和通六腑;精神魂魄固守不動,乃能內視反聽,定志慮之太虛,待神往來。
以觀天地開闢,知萬物所造化,見陰陽之終始,原人事之政理。
不出戶而知天下,不窺牖而見天道;不見而命,不行而至;是謂道知。以通神明,應於無方,而神宿矣。

分威法伏熊
分威者,神之覆也。故靜意固志,神歸其舍,則威覆盛矣。
威覆盛,則內實堅;內實堅,則莫當;莫當,則能以分人之威而動其勢,如其天。
以實取虛,以有取無,若以鎰稱銖。故動者必隨,唱者必和。
撓其一指,觀其餘次,動變見形,無能間者。審於唱和,以間見間,動變明而威可分也。
將欲動變,必先養志以視間。
知其固實者,自養也。
讓己者,養人也。
故神存兵亡,乃為知形勢。

散勢法鷙鳥
散勢者,神之使也。用之,必循間而動。威肅內盛,推間而行之,則勢散。
夫散勢者,心虛志溢;意衰威失,精神不專,其言外而多變。
故觀其志意,為度數,乃以揣說圖事,盡圓方,齊短長。
無間則不散勢者,待間而動,動而勢分矣。
故善思間者,必內精五氣,外視虛實,動而不失分散之實。
動則隨其志意,知其計謀。勢者,利害之決,權變之威。勢敗者,不可神肅察也。

轉圖法猛獸
轉圓者,無窮之計也。
無窮者,必有聖人之心,以原不測之智;以不測之智而通心術,而神道混沌為一。
以變論萬類,說意無窮。
智略計謀,各有形容,或圓或方,或陰或陽,或吉或凶,事類不同。
故聖人懷此,用轉圓而求其合。
故與造化者為始,動作無不包大道,以觀神明之域。

天地無極,人事無窮,各以成其類;見其計謀,必知其吉凶成敗之所終。
轉圓者,或轉而吉,或轉而凶,聖人以道,先知存亡,乃知轉圓而從方。
圓者,所以合語;方者,所以錯事。轉化者,所以觀計謀;
接物者,所以觀進退之意。皆見其會,乃為要結以接其說也。

損悅法靈蓍
損悅者,機危之決也。
事有適然,物有成敗,機危之動,不可不察。 
故聖人以無為待有德,言察辭,合於事。悅者,知之也。損者,行之也。
損之說之,物有不可者,聖人不為之辭。
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,故辭不煩而心不虛,志不亂而意不邪。
當其難易,而後為之謀;因自然之道以為實。
圓者不行,方者不止,是謂大功。益之損之,皆為之辭。
用分威散勢之權,以見其悅威,其機危乃為之決。
故善損悅者,誓若決水於千仞之堤,轉圓石于萬仞之谷。而能行此者,形勢不得不然也。